本站官方唯一域名:www.zjrc.com
厅网站群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人才网(本站)
浙江人事考试网
浙江省继续考试网
浙江海外人才网
浙台人力资源合作交流网
我要求职
我要招聘
高级人才
职场资讯
线路切换
电信线路
联通线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办事流程
地理位置
联系方式
APP下载
新版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职场动态
政策法规
人事代理
事业单位招考
求职指导
复工专栏
复工复产千里扶贫路,用“心”来铺就!
日期:2020年9月15日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量:1178
2018年以来,金华市认真贯彻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帮助四川省3地5县(区)全面脱贫摘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对口帮扶示范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金华市委主要领导两次赴四川,走访结对的5个县(区),并号召全市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提升帮扶措施精度,携手迎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开展乡村振兴互鉴互助,打造对口帮扶示范区,成为展现浙川合作、东西协作的窗口。
创新工作机制
全市参与东西协作
金华市通过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创造全市参与东西协作的良好局面,凝聚全市力量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
全市参与强化帮扶力量。在国家、省规定任务外,未承担结对帮扶的婺城区、金义新区(金东区)、金华开发区也参与结对帮扶,分别与嘉陵区、金口河区、仪陇县结对,形成金华10个县(市、区)二对一结对帮扶四川5个县(区)的良好局面,有效统筹了全市的帮扶力量。在年初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时,有针对性的给3个区部署社会帮扶、产业合作、结对帮扶等任务,为东西协作增添了新鲜力量。
前后联动畅通帮扶脉络。精心挑选11名挂职干部在前方负责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各县(市、区)对口办与前方干部无缝衔接,如年初组织农民工返程复工时,挂职干部将农民工送上车,各县(市、区)在本地迎接,确保点对点接送。此外,金华市根据结对地区需求,选派229名专技人才,通过网络课堂、线上解答,由派出部门在后方提供技术支持,由专业人才在前方负责具体落实。
压实责任确保帮扶实效。2020年1月,金华市就分解下达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主要指标任务。4月开始,每月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省对口办最新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精准产业合作
做好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
“来料加工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脱贫!”说这话时,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郭家坝村扶贫车间主任林福美正手把手指导工人熨烫衬衫袖口。这个由浙江省义乌市福田街道援建的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带动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增收,来料加工成了不少汶川村民致富的新途径。
抓产业、促增收是脱贫的关键。3年来,金华市充分发挥帮扶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4亿余元的帮扶资金,推进180个帮扶项目,带动结对地区现代农业、来料加工、汽配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在汶川新落成的川青甘物流园内,义乌充分利用大市场的优势和成熟的来料加工经验,通过开办扶贫车间,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义乌市场集团派遣专业团队运营川青甘物流园,打造辐射西部地区的现代化物流园区。
在金口河区,浦江县投入3270万元帮助当地建设了生态食品加工园区。生态食品加工园区完善了全区食品和中药材加工产业配套设施,结合实际,科学选择老鹰茶、药菊、川牛膝等11个增收见效快的当地成熟特色产业,打造集生产、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保底分红、就近就业、土地流转等方式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真正实现“立体式”扶贫,做到“为农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彻底改变了金口河区中药材产业加工销售低、小、散的局面,填补了金口河区建区以来中药材无精深加工、无冷链物流的空白,实现了中药材产业的全面上档升级。
在嘉陵区,武义结合浙江蚕桑产业发展经验和嘉陵区蚕桑产业基础,将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投向蚕桑产业,连续3年投入1830万元,规模发展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桑茶园”万亩桑茶基地,带动了上千名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8月,嘉陵工业集中区内响起热烈掌声,各种工程车辆、机械设备喇叭齐鸣,嘉武东西协作共建示范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事业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仪陇,充分将广阔的土地资源与磐安特有的中药材种植技术相结合,融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川半夏、丹参、金线莲等川产道地药材及农作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浙川东西部扶贫项目发展中药材6000余亩,开辟花椒园、柑橘园,建成现代蚕桑种养殖示范园2000余亩,柑橘园自建园5000余亩,花椒基地12000余亩,将仪陇山村的万亩荒地开发成一处处致富基地,让药香飘在仪陇的山谷之中。3年来,仪陇县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项目分红增加收入,同时企业还将药苗免费送给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走向深度脱贫、长远脱贫的道路。
在理县,永康和东阳两地共同投入4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在理县实施羊肚菌示范推广项目,帮扶基地周边贫困农户示范推广羊肚菌293亩。2020年该项目羊肚菌首次丰收,平均亩产200多斤,总产值约为580万元,户均增收近4万元。
多举措消费帮扶
打造东西部扶贫的“金华名片”
消费扶贫是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又一次创新实践,是构建贫困群众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式。金华着力用好“消费扶贫”利器,努力激发对口地区内生动力:
大平台带动引领。针对生产端和销售端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依托水果批发市场,整合全市销售平台资源,创新单位购销、商超直销、展会促销、结对助销等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市供销社专门开辟600平方米场馆,设立全市统一的对口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中心。2019年至2020年二季度,累计销售四川地区农产品4.27亿元。
广布点完善体系。各结对县设立了“汶川馆”“理县馆”“金口河直营店”,带动本地销售对口地区产品。在汶川建设“义乌好货馆”,为汶川引进进口食品、日用品,带动汶川经济发展和区域消费经济升级。
主动认购解难题。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汶川县游客量较往年有所减少,汶川甜樱桃滞销。义乌、兰溪开展汶川樱桃认购,动员全市干部和群众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形式,认购汶川甜樱桃6万斤,并且以已脱贫户为主,以此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拓宽甜樱桃销售渠道,真正做到助农增收。8月,理县朴头镇朴头村蜂农潘树刚忙着整理蜂桶。自从东阳广开东部销路后,他的蜂蜜不愁销,年销量提升至3000斤,年收入从过去的2万元增加到5万元。
亮点采撷
1.400万元物资助力挂牌督战村
根据国家关于社会力量助力挂牌督战村工作部署,金华市第一时间发动社会力量与10个挂牌督战村进行对接,并于2020年5月底共同赴凉山州布拖县现场调研,与10个村签订帮扶协议,共计捐助100万元。8月22日,金华市金东区红十字会、吉米赛欧服装有限公司等爱心单位和企业组织捐赠300万元服装给布拖县、喜德县。
2.教育帮扶“智志双扶”
共建“电商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阿坝师范学院以一年建电商班、两年建电商专业、三年建电商学院的目标开展帮扶,2019年6月,汶川电商学院成立,招收学生28名,利用两年时间提前完成三年帮扶目标。
高考“零”突破。东阳、永康市针对理县教育的短板,谋划理县教育脱贫攻坚战术,由点及面,从一个班成绩的提升,带动一个学校,再扩面到全县教育的逆袭,通过一点突破来树立全县教育信心。精心选派优秀教师长期驻点,2019年理县中学共有9名学生裸分考上本科,实现了十余年来的“零突破”。
建设“心暖公园”。兰溪义乌援建汶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特教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定期举办多种形式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和防范心理障碍,疏导解决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辐射带动阿坝州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劳务协作、十万建档立卡人员在金华“精准脱贫”
今年春节过后,受疫情影响,金华市企业复工复产面临中西部务工人员返金难题,而作为对金华的主要劳务输出地,中西部众多贫困人员滞留当地,生活面临困境。
在复工复产与脱贫攻坚的双重紧要关头,金华市以劳务协作“十百千万”为目标,开启“春暖牵手、就业金华”行动,包专列、包专机、包大巴,竭尽所能帮助建档立卡人员开辟返金返岗“绿色通道”。
金华市人力社保部门介绍,“十”即建立“十县连廿县”劳务协作机制。“百”即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建立100个以上劳务协作站。“千”即组织1000家以上企业面向中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爱心岗位”,开展招聘活动。“万”即引带10万名以上中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来金华就业。
金华市对口办数据显示,全市先后组织直通专车7492辆、专列54趟、专机7架,接回省外在金华务工人员24万余人。通过流动人口、健康码、社保库等大数据比对,经确认目前在金华参保就业的建档立卡人员已达10.98万人。
在横店东磁、亚虎工具等一大批就业扶贫基地的支持和带动下,金华市今年新签订中西部劳务合作协议179份,组织企业累计开发“爱心岗位”2.13万个,提前超额完成中央、省下达的就业扶贫协作任务。
[
打印
|
关闭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的任何招聘信息和文章
版权所有 © 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浙江省人才市场(浙江省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
浙ICP备05023776号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